那天,我們走進迷霧柴山!哈〜柴山才多高、多大?會如迷霧森林般的氣勢、會有謎樣般的詩意夢幻?你騙人喔!哦〜沒看見的,請別說不可能!6月28日的柴山,真的就是迷霧森林的夢幻與美麗!現在,就請你跟我來,共同徜徉這一季奇幻的柴山。
迷霧柴山
目前分類:柴山踏查 (37)
- Jul 07 Mon 2008 14:11
走入迷霧柴山! 文/楊娉育
- Jul 07 Mon 2008 10:31
春末夏初 柴山環山縱走 文/郭榮根
序曲
6月初,得知端午節要柴山踏查,阿慶一貫style,未告知集合地點及時間,只標示龍目井→北三角點→分水嶺→少女峰→南三角點→十萬休息區的路線。很想去,但因先前積欠一篇記錄,所以不好意思報名,只求當天碰運氣了。
這日背起行囊出發的路途中,很多場景在腦海中閃爍,這樣參加適合嗎?時間差一刻8點,想到早餐還沒吃,「理智」告訴我,先享受美好的餐點要緊。常言道:「入山有其因緣,強求不得,但若有心,路再崎嶇,都無法阻擋」,保持平常心吧!
空蕩蕩 八角亭
- May 04 Sun 2008 15:19
豔陽高照柴山五月 東北坡濱海來回 文/朱訓智
參加夥伴:朱訓智、阿慶、柯淑珍、曾俞人、朱明墻
不碰到海水不回頭
五月了,氣象局預報還有一波鋒面將至。在鋒面抵達之前高溫近三十餘度,豔陽高照、晴空萬里,今天踏查將會是一個很辛苦的行程。預計路程係延續四月份踏查未完成之路線,走木棧道至海洋美景,覓適當的路下岩壁,穿越林區和軍方道路至海邊,不碰到海水不回頭,就那麼簡單------走囉!
- Jan 23 Wed 2008 11:35
礦區直上分水嶺 走過現代進入蠻荒 文:王侃

收到阿慶10月份踏查的召集令,文中狀頗哀怨,惹的「苦班長」頻頻學樣取樂:要會客的------去吧!
帶解說的------去吧!
高都執勤的------去吧!
以苦班長天生逗趣的模樣說來,總引起笑聲不斷。
- Jan 23 Wed 2008 10:48
戰爭與和平~柴山之夜 文:許文介
龍泉寺旁給人擋雨遮陽的「八角亭」,白天人來人往喧雜吵鬧,到了晚上人群消失,顯得寂靜無聲,只剩下我們這群要上柴山夜間踏查的夥伴,佇立亭下,享受涼風徐徐吹來的舒爽,那種沁入心底的舒服感,跟白天的炎熱,差異頗大。夜幕下,講話稍微大聲一點,即可穿破天際。往龍目井一看,泉水已不像一個月前的湍急,水源也低過了龍目井口的高度。根據以往的紀錄,泉水不會超過11月底就會乾涸。唉!這都是由於人類無節制的開發與破壞,使雨水不能蓄聚所致!2個中年男子把握著泉水還未乾涸的機會,泡起龍泉浴。他們說:這幾天都從三民區騎車過來,已連續泡了好幾天。泡過之後,通體舒暢,一夜好眠,套句侃公的至理名言:「他馬的真會享受。」
§蛞蝓大集合
登山口「坡道旁」龍皇亭區域,賣土產的小販也都休息了(比起那些科技新貴好命,不用輪班),路徑顯得寬敞。忽然腳底傳來一聲「ㄅㄛˋ」的聲音,仔細一看,原來是踩到了「蛞蝓」!阿彌陀佛,弟子不是故意的,往旁邊的石灰岩、樹幹、地面上一瞧,哇!都是蛞蝓。
素面的、紅線條的都有,心裡頭忽然起了雞皮疙瘩,因為我生平什麼都不怕,就是怕「軟」的東西。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」用在蛞蝓身上最恰當了,因蛞蝓行走時會分泌出黏液(又名鼻涕蟲),其臭無比,一來是為了防止水分消失,保護腹足不受傷,二來是使其他動物不敢吃牠。風乾後的黏液留在咾咕石上,燈光一照,閃閃發亮,還以為是碳酸鈣析出的結晶體。生性好溼的蛞蝓,夜間特別的忙碌,要覓食又要尋找交配對象,是典型的夜行性動物。
- Nov 08 Thu 2007 17:48
9月柴山踏查記錄---藍培榮
秀峰插漢
屭贔連天聳,巍巍鬱翠嶠。排鋒凌泰嶽,俯視渺麼么。坐石霞生岫,踏蹊虹作橋。
松梢頻礙月,鴉背欲干霄。天半來歸衲,雲根下晚樵。置身親斗極,滄海一浮瓢。
- Oct 29 Mon 2007 14:15
9月柴山踏查記錄---藍培榮
秀峰插漢
屭贔連天聳,巍巍鬱翠嶠。排鋒凌泰嶽,俯視渺麼么。坐石霞生岫,踏蹊虹作橋。
松梢頻礙月,鴉背欲干霄。天半來歸衲,雲根下晚樵。置身親斗極,滄海一浮瓢。
這首詩是清‧乾隆15年鳳山縣舉人卓肇昌所寫的「鼓山八詠」第一首詩。鼓山是柴山的另一別稱(註一),在詩題「秀峰插漢」之後,註釋「高數百丈,峰銳絕秀」。此詩描寫柴山的山勢巍巍,聳立連天,整排的岭峰不亞於泰嶽。當登高望遠,極目緲緲;置身岫霞,仙境宛然。
- Sep 18 Tue 2007 11:55
9月柴山踏查6-阿慶
出來大猴洞
與原先跟教主約定的碰頭點---有了相當的出入
沒差多遠啦---我說--北邊---教主聽成--南邊
經過一番折騰
隊伍總算又會合在一起了
- Sep 17 Mon 2007 11:07
9月柴山踏查5-阿慶
一條龍這區的礁岩群,裂隙發達
分布廣闊,每次進來---都迷路的很爽快
喜歡仰望岩頂的那種蠻荒的感覺
午餐地點
也喜歡選在這樣的景地用餐
- Sep 15 Sat 2007 22:56
9月柴山踏查4-阿慶
- Sep 15 Sat 2007 21:15
9月柴山踏查3-阿慶
爬上中間的休息區
射干昌浦花正開
這些景觀植物隨著遊客的心態上山---總想把野地搞成像他家的花園
花雖艷
遲早被演替掉
- Sep 13 Thu 2007 17:36
9月柴山踏查1-阿慶
整理完柴山8月踏查---
發覺時效已過就從9月踏查講起吧---若還有機緣,
再回頭看8月的記錄原本是想等9月記錄出來後候再發布
但一拖---很多事情就重疊了想到的---就先完成吧
- Sep 09 Sun 2007 15:57
紅男綠女踏山塵 文/曾俞人
參加夥伴:
藍培榮、朱明墻、許文介、陳金速、朱訓智、王侃、廖文泉、曾俞人
吳儋梅、蘇貞如、黃宥朋、高瑞祥、郭暐堃、曾莉莉、梁冠平、劉亞平
張清秀、阿慶
記錄:曾俞人
- Jun 26 Tue 2007 17:50
柴山天堂路3-阿慶
- Jun 26 Tue 2007 09:10
柴山天堂路2-阿慶
- Sep 14 Thu 2006 15:47
笑看這一季的柴山 文/楊娉育
這一季,就來個笑傲柴山吧!要笑什麼、要看什麼?別急,暫請放下心中諸多雜事,且寬心、細瞧,就讓我們來笑看柴山三兩事吧!
那個龍巖冽泉的「生態池」!
七月上山,每次關照的就是龍巖冽泉,今年出水了沒?去年八月搶救龍巖冽泉,把他從登山口美化工程被掩蓋的命運給救回來。而這個所謂美化工程,究竟美化了什麼,我們等會兒再計較,首先擔心的是龍巖的水脈是否因工程而被斬斷。七月中旬,當柴山吸足了水意,清澈的泉水從礁岩裂縫汨汨奔湧而出,我們興奮極了!
話說這個小水塘的「美化」工程。工程單位砌了一堆鵝卵石;卵石鋪到水塘中間部分,再往外就沒了,說是生態工法!施工中,把原有的水生植物白花水龍、水丁香、莎草、田字草…等全部剷除,種了他們覺得美美的荷花、還有一些沒來得及認出來的浮水植物。因為工程進行到十二月,那時池中沒水,施工單位就趕忙引水進來。之後,我看到以前沒有的福壽螺粉紅色的卵!那些我所謂沒來得及認出來的水生植物,就在我拿著圖鑑要來對照時,全不見了!也不知道是死了呢、還是被福壽螺吃光了!
- Jul 04 Mon 2005 15:45
柴山觀察日記 文/楊娉育
生命總在不經意中,轟轟烈烈地畫下了句點,或者突然如捲起千堆雪般,竄得你一臉驚奇!2005年的柴山,是一路的驚奇!變、變、變!變得我眼睛來不及調整,腦袋也來不及應變。
這年颱風特別多,海棠、馬莎、泰利、龍王。特別是七月海棠過後,樹兒倒的倒、折枝的折枝!別說植物倒楣,昆蟲也變少了!夏季,正是昆蟲的大發生期,如此冷清還真是不習慣;只是,牠們到底是死了,還是躲起來了?沒人說得準!颱風,台灣人怕死了,說是天災;然而對於大自然,究竟是福還是禍?
龍王剛過,上山。看到吸得一肚子水氣、綠不可當的柴山;看到倒樹旁的小樹苗群猛然往上竄,才兩個月都一個人高了!看到清明才被整成禿頭的坡地,如今構樹、稜果榕、木鱉子、串鼻龍…毫不馬虎地衾披黃土,織了一張綠絨天衣。生命,真的說不準!何時來、何時去?全不給人掌握。
說是要觀察颱風之後的柴山生態變化,十月初上去看了一次,十月九日的上山日又去,那天總共四個人,明生、進丁、我、還有郁涵〔中山大學學生〕。四個人,三台相機,前進速度慢的驚人,但東拍拍西照照,這裡看、那裡比對的,還真是挺忙的!「怎麼這條路變這樣?」、「這裡的空地不見了!」、「這樹怎著突然竄高了!」為山做紀錄的過程,著實精采!
八角亭拆了!伴著我們走過無數個相約八角亭的日子,而今畫下句點。幾個月後,將是另一個現代風貌的亭子,再與我們相約上山。這裡將規劃成一個生態池,究竟符不符合生態,那就看規劃者如何設計。而龍巖冽泉將做親水規劃,怎麼親水?不出水時候會變成怎樣?生態思維是否含融其中?恰好檢視這些年市府工程的進步程度。至於那片醜陋的牆,以公共藝術委由文化局負責,另行發包,不含在此次規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