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賞鳥是一種興趣,更有人賞鳥是一種休閒,有為了論文研究鳥類,更有因為資料撰述而研究。獨自在柴山調查貓頭鷹一年,並將結果推向群眾,是為了完成一種責任與理想,更像是在創造人與自然互動的平台與藝術空間的展現,是在營造人與自然的情境與感動。


柴山高雄人的肺,更是市民朋友居高望遠的夜景平台,但黑夜裏真會有「魔神仔」(台語)出現在這淒黑的珊瑚礁區嗎?為何白天的柴山是熱鬧的,而晚上卻變得可怕,難道真有魔神在內,而變得恐佈可怕嗎!自94年農曆七月半後,便開始了壽山地區的調查工作,自930(星期五)正式擇定月調查方式,進行一整全年調查,希望透過全年記錄與接觸,作為未來夜間生態資源的呈現與公告,讓柴山的夜與靜及黑夜裏的生物,重新讓市民們體認到,最後才是黑夜中的貓頭鷹;更透過夜間記錄,調查與掌握區域內的動態與資源;更期待未來能帶動與引領市民走進林間(停車場、廣場、休息站……),去欣賞高雄的夜與美,最後才是壽山的生物與林間的貓頭鷹。


每當夜幕低垂時,林中猴群逐漸退出,山中的狗開始活動聚集前,貓頭鷹開始了活動戲幕,飛出覓食的貓頭鷹隨即湧出,不僅主掌了林中,更成為黑夜的主角,在看似平靜的礁林公園,成為領角鴞暗地行動的舞台,成為黑夜中的精靈;柴山領角鴞的出現率,因完整林相與鬱閉的地理環境,而成為領角鴞得天獨厚的環境。經一年八大樣點的調查,領角鴞(貓頭鷹的其中一種,根據本次調查也是本區的唯一一種貓頭鷹)數量,僅在人為活動較高的忠烈祠、停車場內或大型建築物區不易發現外,其他區域皆可以調查到領角鴞;另依林相而言,水泥廠區之銀合歡林相,因物種單一及樹勢矮小亦較不易有領角鴞出現,其他區塊仍以穩定族群。且以神秘的姿態隱密其間,需以聲音回播法(playback)操作,方能有效掌控及觀察其蹤跡與數量。


今壽山領角鴞棲地除為保安林外亦有軍方、動物園及中山大學用地,棲地選擇林地為林務局屏東林區處代管之保安林地,區域內以珊瑚礁岩層為主,除開發後之水泥廠址及用地內大量漫生的銀合歡外,多屬自然生長之瑚礁岩植被。早年市府管理時種植之林木如鳯凰木、阿勃勒、雨豆樹等20幾種造林綠美化物種(高雄市政府,2002)。研究調查一年共計96個樣點次,共觀察到45隻,研究顯示回播前僅1隻鳴叫,回播後計58隻,利用聲音回播調查,發現可提高98.3%領角鴞反應且呈極顯著差異(paired t=0.703,p=0.000),其中以賞鳥亭樣點數量最高計12隻,佔20.7%,平均出現率為1隻,其次動物園停車場計11隻,佔19.0%最低為北壽山停車場,計4隻,佔6.9%,其中動物園觀察到親鳥餵食幼鳥情形,推想柴山地區領角鴞應可穩定繁殖,而影響其穩定族群。同時,亦發現領角鴞聲音像是人的笑聲,且有民間傳說「魔神仔」的說法與誤會,尤其繁殖期更是母鳥所發出,而增加人們對它的誤解與神秘。

45隻領角鴞回播後選擇停棲樹種中,選擇17種樹種,領角鴞選擇停棲物種以血桐(Macaranga tanarius)為主,佔15.56%,其次是台灣欒樹(Koelreuteria formosana)及構樹(Broussonetia papyrifera),皆佔13.33%,停棲棲枝棲枝直徑級,以每1.5cm為一級共分5級,其中以4(4.6~ 6.0c m )為最高,顯示領角鴞停棲棲位因屬中層且為樹冠內。且觀察發現以橫向枝條或傾向度小者為宜,枯枝或明顯裸露枝條,亦利於黑暗中停入樹冠內,且避免樹枝造成羽毛或身體任何部分的擦傷,枯木不僅影響其停棲,枯木的存在亦影響其巢位的利用。

 

領角鴞目前仍為國內一級保育類,雖可透過環境教育接觸與認識,但仍需重視其棲地的完整與維護,以利其穩定族群的存在。

返回》柴山呢喃          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雄市柴山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